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预出版

显示方式:
非线性周期结构动力学与波动调控研究进展
高鹏林, 龚凌云, 王国旭, 罗宇, 朱俊喆, 高昊, 马海斌, 瞿叶高
, doi: 10.6052/1000-0992-24-047
摘要(68) HTML(35) PDF(6)
摘要:
周期结构是构建自然界和人类工程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 平移对称性引起的Bloch调制作用赋予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和丰富的时/频域动力学特性, 为弹性波/声波传播调控、新型声功能器件设计、振动与噪声控制等提供了新思路. 非线性效应可以突破线性理论框架的束缚, 能够增强甚至拓展人工周期结构的功能. 但非线性周期系统在单胞结构设计和建模分析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也面临时空平移对称性破缺、非线性响应特性及机理复杂等深层次科学难题, 给非线性周期结构动力学设计与实际应用带来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 学者们融合力学、声学、材料学和能带物理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 本文旨在及时总结非线性周期结构动力学和波动调控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 梳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关键难题, 凝聚力量, 促进该领域的深入发展. 首先, 归纳了力学周期结构非线性效应来源、单胞结构设计方法、非线性周期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 之后, 综述了非线性周期结构在通带、带隙和能量局域束缚等方面的主要特性, 着重介绍了非线性导致的能带频移、模式耦合、低频宽带拓展和带隙内波动模式局域束缚等丰富动力学现象, 梳理了非线性周期结构在波调控装置和减振降噪设计方面的一些应用探索. 最后, 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关键难题, 展望了未来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亟需关注的若干发展方向.
该用应力还是应变?
李曙光
, doi: 10.6052/1000-0992-24-035
摘要(531) HTML(115) PDF(176)
摘要:
本文旨在解决建立材料失效准则时该用应力还是用应变作为基本变量之间的纷争, 该纷争源远流长, 两者之间似势不两立. 事实上, 两者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相互一致, 它们也不真正地互补. 大多数失效准则开始时都是用应力的形式给出的, 包括最大应力准则、Tresca(最大剪应力)准则、von Mises准则、Raghava-Caddell-Yeh准则和Mohr准则, 它们的形式唯一, 并自洽, 即能够再现输入数据. 而这些准则, 如果以应变形式给出, 譬如, 最大应变准则, 其可视作最大应力准则的应变翻版, 它们的形式就未必唯一、也未必自洽. 本文证明, 自洽的应变准则严格再现其应力准则, 而应用时, 比相应的应力准则, 需多输入一个材料参数, 其他别无优势. 就Mohr准则而言, 其应变形式一般情况并不可行. 所有的应变准则的弊端, 源于一个简单的事实, 即材料的失效应变, 是在单向应力状态(而不是单向应变状态)下测得的. 与单向应力状态相应的应变状态, 一般都是复合应变状态. 如果数学、逻辑与常理比观念与偏见更值得遵从的话, 那么, 本文关于所述纷争的论断就会完全倾向于应力一方.